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广东省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王长建,汪菲,张虹鸥,张新林,叶玉瑶,吴旗韬,金利霞,李 增
资源与产业    2019, 21 (5): 9-19.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91009.001
摘要95)      PDF(pc) (11151KB)(85)    收藏
借助投入产出理论和结构分解分析技术,本文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广东省能源消费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2)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消费强度的持续降低、最终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3)不同最终需求中的国际出口是广东省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城镇居民消费对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金融危机之后显著提升。4)在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国内调进对于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减少的贡献明显高于国际进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开都河-孔雀河为例
汪菲,王长建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1): 108-115.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1.008
摘要262)      PDF(pc) (1671KB)(466)    收藏
以干旱区小流域为例,利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1年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探讨开都河-孔雀河流域6个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差异。研究表明,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在小流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对于拓宽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参照区域,经济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的相对优势资源,而水资源则是制约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劣势资源。近年来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状态为非常富余,经济承载状态由严重超载逐渐演变为超载,主要是受库尔勒市经济严重超载的影响。从时空关联角度分析,开都河-孔雀河流域6个县市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差异显著,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的承载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 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
张新林,赵媛,王长建
资源与产业    2017, 19 (1): 85-92.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1.005
摘要240)      PDF(pc) (1251KB)(519)    收藏
通过对新疆各行业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及间接碳排放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最多,其中制造业是最主要的推动力,所占的比重最高;直接碳排放具有行业集中的特点,高度集中在少数高耗能的行业部门,而且集中度有增加的趋势;行业可划分为3种类型,高碳行业大部分具有规模较大的特征,是新疆经济发展和直接碳排放的主要行业。行业部门的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而且大部分行业间接碳排放要超过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行业集中度要高于直接碳排放的行业集中度,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间接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需要对间接碳排放给予足够的重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应作为未来治理规划的重点行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4. 新疆能源消费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 相互影响分析
王长建,张虹鸥,汪菲,张新林
资源与产业    2015, 17 (1): 115-121.  
摘要5071)      PDF(pc) (1287KB)(763)    收藏
系统分析新疆工业化、城镇化和能源消费的历史演变及特征,并采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1978—2011年新疆工业化、城镇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能源消费增长分别与工业化、城镇化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能源消费与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新疆的工业化水平提升1%,能源消费将增长4776%;城镇化水平提升1%,能源消费将增长4047%。城镇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要远远高于能源消费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程度,并且能源消费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新疆199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反弹效应研究
王长建,张虹鸥,汪菲,张新林
资源与产业    2014, 16 (6): 124-128.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4.06.019
摘要1886)      PDF(pc) (1248KB)(941)    收藏
文章基于IPAT模型对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新疆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碳排放呈现反弹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效应,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升对碳减排的作用非常有限。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其中第二产业能耗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最大。因此,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贡献作用,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新疆199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张新林,王 强,王长建,鲁建荣
资源与产业    2014, 16 (2): 76-82.  
摘要1351)      PDF(pc) (3538KB)(926)    收藏
通过构建脱钩理论的Tapio脱钩模型,研究新疆1990—2010年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借助IPAT模型及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SDA),从碳排放总量及能源强度方面,对脱钩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新疆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处于弱脱钩及扩张连接状态;各个脱钩状态下,影响CO2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通过技术进步来促使CO2排放强度下降是实现新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增长脱钩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将技术进步作为提高能源效率的唯一手段来实现节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